在相关部门及专家组正全力查找郑州西三环前14次塌陷原因时,9月23日,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处再次塌陷。事故发生后,由郑州市政府聘请的第三方专家组赶赴现场勘测。一名专家在接受当地媒体专访时称,就目前的勘测结果判断,深层出水点距塌陷地点很远,具体位置待定。
西三环路面发生“第15塌”
从2014年5月份起,西三环便开始“塌塌不休”。9月4日起,郑州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探寻塌陷原因。而9月23日早晨,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处再次发生塌陷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西三环的“第15塌”。塌坑位于中原路西三环东南方快车道上,距离9月2日、9月15日的塌坑约10米,塌方面积约10平方米,坑深3米多。
围挡设立后,该路口西向东3个快车道两个被占,南向北也仅剩一个车道,交通拥堵。据附近执勤交警介绍,早高峰时,他们出动10名交警维持交通。
塌陷后,郑州市华润燃气负责人和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人均表示,这处塌陷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
郑州市政府安排“中水电郑州市三环路快速化工程”组织抢险队,立即挖开路面,查找塌陷原因后马上回填。
昨天下午2点,这个塌坑被填平,晚上已恢复通车。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介绍,之前的两处塌坑也已基本填平,预计近日可撤挡通车。
专家:“雷区”不动 “大手术”还得塌
9月23日临近中午,某研究院一位地质专家赶到塌陷现场后表示,此处塌陷的原因,与9月2日、9月15日的塌陷原因基本相同。
“都是浅层径流与深层径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该专家说,一定区域内管线越多,出现地表下沉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大面积空洞,肯定是因为地下存在不密实区域,加之水流冲刷,形成空洞。
该专家称,如果该“雷区”不动“大手术”,还得塌。不过,塌陷会集中在曾多次开挖的地方,从未施工过的原土区域塌陷的可能性较小。
“您的意思是,回填不实的人造因素也是造成屡屡塌陷的原因?”当地媒体问。
“我只能说,回填不实或为诱因。”随后,该专家以第三方专家要保持中立、不能透露个人信息、不能随意接受采访为由,终止了采访。
专访:可能与“雷区”距离很远
当日下午5点20分左右,第三方专家组中的一位地质专家接受了相关媒体的独家专访。
采访中,该地质专家称,中原路西三环多次塌陷,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他表示,中原路西三环管线复杂,纵横交错,不同土层高度就有不同管线,深度从地下1米左右至10米左右不等,包括通讯、污水、自来水等如此多的管线存在,会造成地层结构破坏,此时该路口地下就相当于“蜘蛛网”,裂隙会随着管道壁产生,这时地下如有渗漏水源,就会把土质带走,形成空洞。
他称,接下来,他们会先确定西三环方圆约100米范围内的不密实区域,用地质雷达探测,确定深层出水点位置后制定方案,进行注浆等加固处理,“之前考虑到交通压力,中原路西三环全面整治还停留在计划阶段,不过,看目前的情况,明天或将进行全面整治。”
【链接】再塌,这个版就放不下了
半年来,西三环附近的塌陷已达15次,经梳理后发现,仅中原路西三环交叉口附近的塌陷已有10次。
4月10日
晚9点40分左右,一辆渣土车行至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西侧时,遭遇路面塌陷。
4月10日
0点左右,路口西南侧慢车道上又发生一起路面塌陷,一辆压路机后轮卡进塌坑里。
5月6日
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东北侧左转车道上,一辆路过的渣土车被“坑”翻。
5月20日
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向北约100米处,出现一个约5平方米的塌坑。
7月29日
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西南角,一个BRT公交站台进出口处路面塌陷。
9月2日
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西南角桥下,出现一个6平方米的大坑,一辆公交车左后轮陷入。
9月15日
中原路西三环立交桥下南侧中间位置出现大坑。
9月16日
中原路西三环交叉口立交桥下,15日的塌坑继续向东塌陷。
9月20日
一辆后八轮救援车来到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塌陷现场,准备抢险时不幸陷入塌坑,成了西三环第13次塌陷的被“坑”对象。
9月23日
中原路西三环东南方快车道上出现塌坑,距离9月2日和9月15日的塌坑约10米,塌坑面积大约10平方米,坑深3米左右。
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北京管力,Omgea密封件,密封,探地雷达,内窥综合检测,气体检测仪,毒气检测仪,金属探测仪,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北京管力,Omgea密封件,密封,探地雷达,内窥综合检测,气体检测仪,毒气检测仪,金属探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