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新闻中心 / News
行业文章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文章
防治水患应从尊重自然开始
更新日期:2012-09-04  浏览:2577
 

2012年7月21日,对北京乃至全国来说,都是一个应该牢记的日子。这一天,北京的大暴雨让70多条生命戛然而止;8月,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肆虐的台风“海葵”带来的暴雨,让所及城市及地区遭受重大损失。加之前几年发生的个别城市的“雨灾”,让城市排水防涝再度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我们城市的排水到底怎么啦?如何才能尽早改善这一局面?记者日前采访了长期关注城市防涝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杨保军。

  城市排水现状堪忧

  杨保军告诉记者,对于城市而言,如果遇到大到暴雨,或者说地势高的地方流下来的水没有顺畅排出去,就形成了城市内涝。造成内涝的原因,除了暴雨之外,我国城市目前的排水现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杨保军说,正常来说,雨水有3个去处:少量被蒸发;大量的被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剩下的形成地表径流,流到河里、湖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开发对于排水来讲最大的特征是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状况,也就是说增加了雨水的地表径流量。在城市,由于路面普遍硬化、城市建筑大量增加,本应该下渗的雨量大大减少,且汇集得快,排水压力自然就大了,特别是当暴雨来临时,内涝几乎是必然的。现在起重要作用的市政排水基础设施分3块:上游、下游和中游部分。上游是雨水的收集,中游是雨水管道的输送,下游是雨水管道的排放。这3个点由高到底,是个系统工程,当系统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出现障碍了。比如说井盖受损、雨水收集受阻,既涉及到设计问题,又涉及到管理维护问题。还有一些低洼的地方,易成涝点,不能自排,需要泵站。但有时泵站维护不好,开启不了,造成这些地点受淹。更重要的是下游的河道,是一个流域的出水口。如果大面积高强度降雨,致使河水上涨的高度超过了排水口的高度,那么排水口不仅不能把水排出去,反而倒流。所以排水畅不畅,不仅仅是管网粗细的问题。http://pipe120.com/

  那么怎样解决呢?仅就市政管网而言,杨保军认为,应提高设施标准,在原来系统逐步提高和改善的同时,要让新开发地区的系统尽量自行解决排水问题,要尽量用透水的材料,要尽量利用低洼地势,不要对原来的系统再增加压力。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应受关注

  虽然改善市政排水设施已成为大众呼声,但杨保军告诉记者,目前更重要的是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杨保军说,以北京为例,北京从总体上讲是缺水城市,导致了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过量。既然缺水,雨水其实是很宝贵的资源,不要把它当成灾害的祸根,应该把它当成资源来看待。国外称防洪排涝为水资源管理,就是把雨水当成从天上掉下来的资源,这更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

  为什么要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杨保军说,在城市开发之前,大多是农业状态,如农田,有沟渠、湿地、池塘等自然水系,在这种地方下雨往往灾害不那么明显。所谓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在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遵循原有的自然的排水系统,不要轻易地去改变。要去研究、梳理、保留原有的沟渠,要利用原有的地势高低,开发之后要对原有的系统尽量少干预,要充分发挥这些对洪水的调蓄及消纳作用。过去我们不重视生态,挖山、填湖,现在,我们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我们应该知道,雨水是不能压缩的,你给它去处,它就不来扰你;你不给它呆的地方,就形成内涝。杭州的西湖,一开始并不是为了旅游度假挖了一个湖,它一开始的作用就是治水,防治洪水,慢慢地延伸出其他功能来。原有的这些自然设施不仅仅是起防洪排涝作用的,它还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还能为我们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还是为我们的生态环境、防洪排涝起重要作用,所以,所有的城市都要重视这一点。http://pipe120.com/

新规划要顺应自然

  这次北京暴雨致使房山区的个别村落整体搬迁。那么类似搬迁应注重哪些问题呢?针对记者的疑问,杨保军说,新规划首先考虑的是选址。选址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所谓安全就是避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多种,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要做一个用地条件综合评价,就是从土壤、地质、水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哪些地方适合建设,哪些地方不适合建设,哪些地方是采取措施后可以建设的,这都有严格的科学程序,要依程序进行。

  正确选址后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时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立足生态,顺应自然,要依托自然的力量,利用天然的排水系统最好。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又能让排水更加可靠。水是有野性的,多年来形成的系统也是相对稳定的,稳定后才相对安全。所以规划设计要结合自然条件,高地高用,低地低用,可以确保城市的安全。此外,山区本来就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建设。山区最怕的是泥石流,避免的办法是尽量不要去动土,要注重植被、绿化,植物茂盛一般不发生泥石流。所以在防洪排涝的隐患解决前,不能轻易在山区大搞建设,这是山区城市建设的教训。

  人们应对自然灾害都是从教训开始的。只有立足生态,遵循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杨保军这样总结。

 

 

 

 

 

 

 

 

 

 

 

 

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

暂无任何信息!